伊斯蘭之光
  目前位置:首頁>>嚙踝蕭痚妧A>>|JI
巴拉迪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2005.10.17  9:58:50 AM      閱讀4957次
 (Islam Online﹐伊光編譯)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及其總幹事穆罕默德•巴拉迪10月7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獲得今年諾貝爾和平獎﹐肯定他們為防止核能被用於軍事目的的努力和成就。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對巴拉迪的評語說﹕“他勇敢地承擔起這個使命﹐採取了必要的措施防止了核擴散的危險性。” 這個委員會的代表在發言中說﹕“在這個局勢下﹐當各國裁軍出現了死角﹐世界上的核武器有可能被擴散到更多的國家和恐怖組織手中﹐核武器成為世人最擔心的問題時﹐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巴拉迪先生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貢獻。”


  巴拉迪沒有想到﹐這個最高榮譽的獎狀會輪到他﹐但是他在電話中向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表示﹕“這個獎勵將進一步增強我本人和我同事們的決心﹐今後要更加敢於說真話。 我開始時感到意外﹐現在覺得我們的榮譽與我們的責任同時變得重要起來。”


  穆罕默德•巴拉迪1942年生於埃及﹐二十世紀60年代他在開羅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學位﹐70年代到美國留學﹐獲得紐約大學國際法碩士和博士學位﹐除阿拉伯文母語外﹐還精通英文和法文。 1964年就開始在埃及外交部工作﹐進入外交界﹐兩次子埃及常駐聯合國代表處任職﹔1984年被聘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秘書處秘書。 1984年至1987年﹐他擔任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駐聯合國代表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法律顧問。 1997年﹐巴拉迪接替瑞典人布利克斯﹐成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2001年9月獲得連任。


  在他任職期間﹐以他認真、誠實和道德精神獲得各國讚譽﹐他不怕困難﹐也不怕大國壓力﹐堅持維護世界和平和公正對待中小國家的原則。


  在核查伊拉克是否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上﹐他支持聯合國伊拉克武器核查小組組長布利克斯的立場和觀點。 他們堅持主張嚴格核查﹐拒絕美國提出根據不足大斷言。 在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前﹐他曾經兩次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核查報告﹐聲明沒有查到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要求安理會延長核查時間﹐實事求是地對待一個主權國家。


  在對待伊朗發展核能問題上﹐他抵制美國的壓力﹐不同意把伊朗問題提交安理會﹐因為他認為﹐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應當採取冷靜和明智的政策。 他堅決反對西方大國提議對伊朗制裁和懲罰的措施﹐而積極勸說伊朗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平解決爭端。


  聯合國核武器監督機構總幹事漢斯•布利克斯聽說巴拉迪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榮譽感到高興﹐他對巴拉迪本人的評價說﹕“這個獎勵將加強他的重要地位﹐因為他艱難地堅守著國際重要使命。 他是一個工作有獨立思考精神的人﹐而且十分專業化。”


  同時﹐他認為﹐巴拉迪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國際社會對他與巴拉迪共同合作期間正確道路的承認和支持。


  由於巴拉迪一直堅持聯合國憲章精神﹐對少數大國左右聯合國的行為不滿﹐遭到美國的仇恨和敵視﹐曾經多次破壞他的聲譽和工作。 在2004年9月﹐國際原子能委員會公佈了提議巴拉迪連任總幹事的通告後﹐美國立即反對﹐並且搜集和捏造了許多假證據﹐要把他趕下臺。 美國《華盛頓郵報》揭露說﹐美國中亞情報局為了阻止他連任﹐公佈了它製作的“巴拉迪與伊朗政府秘密電話錄音”。 巴拉迪堅持要對以色列核武器研製和儲存情況進行核查﹐為保證中東地區武力平衡﹐引起美國惱羞成怒。 今天﹐世界組織和諾貝爾獎委員會最後確定巴拉迪為今年獲主﹐其中包涵著國際主流勢力與美國對抗的成份﹐預兆美國大勢已去如東流﹐夕陽西下﹐好景不長了。
 

   
將本新聞發給好友


伊斯蘭之光工作室(islam.org.hk) 版權所有©